每回看到信箱裡躺著朋友寄來的明信片,心情都很興奮,這一張小卡總象徵著旅行,異國的郵票與異國的郵戳,乘著它跨過海洋,帶來朋友的訊息。生活已不再需要常常與人書信往來,因此一張手寫明信片更顯得彌足珍貴。
以實用性的角度來看,在眾多紀念品種類中,明信片也是一種既經濟又多元的選擇,收拾行李時不太佔空間,看到喜歡的圖案,無論寄給朋友或留著收藏都開心。回頭整理了這次帶回來的明信片,發現自己的蒐集裡,還是以插畫感的佔多數,像是Natural History Museum這張圓形的插畫明信片就非常有趣。
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野生動物攝影系列。
在Beatles專賣店看到的唱片封面系列,真是英國風味十足。
看到插畫款的就讓我無法抗拒。
最有名的黃色淺水艇。
BFI電影博物館裡看到永遠優雅的奧黛莉赫本。
設計博物館出的ikea明信片,出自一本ikea食譜“Homemade is Best”,極富創意地將食材作幾何設計,變身非常有設計感的攝影作品,由於相當喜歡,沒買到食譜,能蒐集到明信片也好。
Wellcome Collection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博物館,隸屬於醫療集團基金會Wellcome Trust,展示醫療相關的文物,不只收藏特殊,連那邊的周邊商品都風格怪誕。
很適合觀光客的雙層巴士插畫明信片。
在牛津路過一間書店,進去五分鐘掃了一圈明信片架,就迅速買了這兩款小鳥圖案的明信片。
V&A博物館,喜歡這張的各種動物造型。
第一眼瞄到就被紅心國王逗趣的臉給吸引。
有時候,設計得很漂亮的宣傳DM酷卡,也是蒐集的好對象,有些甚至背面也直接設計成明信片,可拿來使用呢!以下這部分都屬於是免費的宣傳卡。
V&A博物館關於兒童的活動宣傳,博物館通常都會有關於兒童的專屬活動,而這類型的海報大都做的很可愛。
Portebello Market優格店Bee Me的宣傳卡,慵懶的時光。
男裝精品店b store的宣傳卡,位於高級男裝訂製服聚集而聞名的倫敦Savile Row(薩佛街)。
英國的領帶品牌Marwood。
到餐廳The Wolseley享用英式下午茶,用餐完畢大家在店門口跟門房爺爺來了段俏皮的互動,結果他感覺心情大好,從店裡拿出了一疊餐廳的明信片來給我們。
Rolling Bridge,當時去跟管理員大哥申請拍照,後來他也是大方地送我們橋的攝影明信片。
Tom Dixon Shop的設計磁磚圖樣。
來自台灣的倫敦設計師王怡穎,可愛的雲抱枕明信片。
倫敦的Lomography相機專賣店。
看著這一張張的明信片,心情好像又回到了旅行的當下,留戀著明信片的美好,因此我最近開始嘗試postcrossing的交換明信片活動,就算沒有辦法常常旅行,能常常收到來自國外的明信片,好像也是件挺幸福的事。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