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未來每一張畫背後都是一段奇妙舞動!不再有畫布的界限,而是更不受拘束的雕塑繪畫!!
(function (e, t, n, r) {
setTimeout(function () {
if (e.Scupio == r || e.Scupio.alive == r || e.Scupio.alive["mydesy_1476_7658_8324_1_script"] == r) {
var i = e.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esy_1476_7658_8324_1_content");
var s = e.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s.setAttribute("style", "width:" + t + "px;height:" + n + "px;");
i.parentNode.insertBefore(s, i);
s.innerHTML = i.innerHTML;
}
}, 1e3)
})(window, 704, 355)
迪士尼的傳奇動畫師 Glen Keane 示範了 Google 新開發的虛擬實境繪圖軟體「Tilt Brush」,宣傳第一屆的「未來如何說故事 Future of Story Telling」活動。這支名為《穿越紙面 Step into the Page》的影片上線短短五天就吸引了超過150萬人次點閱,影響力非同小可。
其實這項發明 Google 在2014年中就已經發表,只是當時並未引起注目,直到透過 Glen Keane 的代言影片,才讓 Tilt Brush 的創意價值受到世界關注。
雕塑繪圖 Sculpt Painting
Glen Keane 子承父業,從小受到同是動畫師的爸爸影響而愛上畫畫,當他成為父親時,他也用過去爸爸教他畫畫的方式去引導兒子,這讓他開始注意到繪畫的核心關鍵:內心的真實感受與渴望,他想到過去工作時他常常希望能拋開畫紙,更深入的與畫筆下的角色一同感受,而正是那種追求與角色同步的渴望驅動他不斷的「畫」,最終成為大師級的人物。
但是,他同時也意識到這種渴望在未來將會有所轉化,新科技將讓繪畫變得更為完整,更多說故事的可能性。他提到:「我是一個動畫師,一直相信我能夠畫出任何我所想像中的事物,也許未來將再也不是平面畫圖,而是雕塑繪畫,這樣的創作方式能讓每一個內心仍保有童心的人,在創作時完全的自由。」
台灣參與 HTC Vive
影片中 Glen Keane 用來操作的虛擬實境系統是使用了台灣 HTC 的 Vive 裝置,搭配 Google 的軟體 Tilt Brush 來完成,因此 HTC 在官網做了非常詳盡的專文介紹:畫出靈魂的輪廓 – HTC Vive 遇上迪士尼首席動畫師,幾乎是逐句翻譯,值得一看。
Glen Keane
曾經擔任過許多迪士尼「新黃金時代」(New Golden Age)經典作品的首席動畫師與角色設計,包括耳熟能詳的《阿拉丁》、《美女與野獸》、《風中奇緣》、《小美人魚》、《泰山》…等等,甚至是近幾年《魔髮公主》的Rapunzel公主也有他積極的參與。
2012年時他選擇離開了貢獻38年光陰的迪士尼,加入 Google 的 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尖端技術研發團隊,積極參與未來動畫應用的各種可能性(延伸閱讀:Duet 雙人舞的互動故事)。
Tilt Brush
從 Demo 影片可以看出:使用者可以透過電腦進行3D環境的基礎建構,也可以像 Glen Keane 直接進行 3D 的空間繪圖,操作都是經由手上的感應器做 3D 視角的控制(目前 Google 釋出的套件Tilt Brush Gallery可以用手機來做感應),最後再由頭上戴的虛擬實鏡(VR)頭盔中看到立體的結果(Glen Keane在影片中是使用了台灣宏達電 HTC 的產品 Vive 來操作,而 Google 也針對一般使用者開發了一套便宜的厚紙板 VR 裝置 3D Smart Cardboard)。
Tilt Brush 的使用方法也非常容易,就是先選擇一個「透視平面」,再畫上筆刷圖案,筆刷有十來種可以選擇,包括一些特殊的螢光筆刷或是油畫質感的筆刷,還有一些基礎的 3D 特效可以添加,像是下雪或是火堆(感覺就是互動性超強的遊戲引擎)。看起來相當有趣,未來也許透過工具的進步,人人都可以製造屬於自己的虛擬世界。
文章出處/AnimApp 動畫分享
圖片出處/影片截圖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