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捷運通勤族生活,有時,會不會顯得太無聊呢 ?
「Adaptive City 」─ 是臺北成功申辦 2016 之都的原因。「不斷進步的城市」就從與我們日常相關的交通工具開始。國外有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捷運站,也許我們可以從中截取菁華用在臺灣的捷運上。
Rådhuset Station, Stockholm, Sweden / Flicker
Emergency! 洞窟裡的逃生門,發生緊急狀況時你還怕找不到出口嗎?紅綠相間的造型,讓人不注意也難。要是平日上班經過這裡也會興一笑吧,白色的小人跟上班族的早晨一樣,每日都在奔跑。
Stadium Station, Stockholm, Sweden / wiki
瑞典斯德哥爾摩地鐵被譽為世界最長的藝術廊道。1950年代起為了讓民眾可以更接近藝術品,斯德哥爾摩地鐵開始進行藝術裝飾,且因應不同自然地景而調整設計,至今已經有將近90%的地鐵站變成了如夢似幻的藝術長廊。
Arts et Métiers,Paris / Flicker
如果你是科幻迷或金屬控,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巴黎 Arts et Métiers 地鐵。古銅色的金屬牆壁,加上大型的齒輪,就像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常會出現的蒸氣龐克風格。在這裡,現實本身就是幻想。
Drassanes Station,Spanish / architect
西班牙巴塞隆納的 Drassanes 地鐵站,白色主調創造空間的輕盈感,令人無比清爽。加上光線的錯視,讓整體空間變得更加寬闊。
德國 Munich 捷運站 / flickr
充滿現代線條美感的德國包浩斯風格,以簡潔實用原則、幾何美學引領了現代設計的潮流。
德國 Munich 捷運站/ flickr
連色彩都切割的如此精準,不愧是德國 style。
高雄美麗島 /wiki
看完各國美麗的捷運,大家有沒有對捷運抱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在臺灣各街道角落還有一些對城市瘋狂改造的計畫慢慢在醞釀。
其實臺灣某些捷運站也是不輸國外的。像是高雄美麗島的「光之穹頂」,為全世界最大單件玻璃藝術,由國際知名藝術家-水仙大師歷時四年半的時間所打造。
而在台北,也有一群年輕人對城市的瘋狂改造的計畫慢慢在醞釀。
「在臺北松菸裡蓋一座捷運站吧!」─ 空間大改造計畫 / 團隊成員
「台北捷運好無聊…… 臺北捷運能不能變得多點色彩,多點創意?」獲得「松菸天空創意節」百萬首獎的五位大男孩,因為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裡創造捷運無限的可能而獲得百萬首獎。
與我們日常息息的捷運,只要經過一點點的設計巧思就可以讓搭捷運的乘客,短暫抽離平淡的生活,在一趟美麗的旅程中,開啟充滿有元氣的一天!如果說,設計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設計之都,其實,也不過就是為了一個更好的城市,一個更好的臺北。
左腦創意行銷 授權轉載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