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預見的人生,我不要! 2019年06月20日 台灣設計, 觀點文化, 設計學習 漫步在台北公館水源市場後巷,平日午后人潮依舊熱絡,年輕學子三兩成群,吃飯、逛街,在豔陽下揮發著青春的氣息。巷子裡,一棟漆成白色的矮房,綴著木作靜靜座落,沒有吵雜的人潮聚攏、更沒有搶眼的招牌大聲公,卻吸引著每一個路過的眼光,不約而同駐足欣賞、拍照打卡,或是點一杯冰咖啡,就這麼坐在門前的長凳享受陽光。 (繼續閱讀…)...
真的,第一次見如此光明正大的「抄襲」 2019年04月20日 圖文插畫, 平面設計, 廣告創意, 攝影欣賞, 藝術創作 看完標題的你先別急,還有更勁爆的。 他們不僅僅是光明正大的「抄襲」,還一次性抄襲了 10 位同行業大佬的創意,是何方神聖如此魯莽? (繼續閱讀…)...
「2018年度最佳獨立雜誌」和其他雜誌有什麼不一樣(下) 2018年12月09日 閱讀悅讀 就在 11 月 19 日,Stack Awards 在倫敦熱熱鬧鬧地舉辦了開獎派對。咦,你問它是什麼?它可是「獨立雜誌界的奧斯卡」,這已經是 Voicer 連續第三年報導這個大事件啦(➡️ 前情提要)。 (繼續閱讀…)...
「2018年度最佳獨立雜誌」和其他雜誌有什麼不一樣(上) 2018年12月08日 閱讀悅讀 就在 11 月 19 日,Stack Awards 在倫敦熱熱鬧鬧地舉辦了開獎派對。咦,你問它是什麼?它可是「獨立雜誌界的奧斯卡」,這已經是 Voicer 連續第三年報導這個大事件啦(➡️ 前情提要)。 (繼續閱讀…)...
《LOST》:一個臥室出版人和他的非典型旅行攻略(下) 2018年06月28日 閱讀悅讀 《LOST》雜誌五歲了。它五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上海的一座老房子裡。這個要稍微動點腦筋才能找到的弄堂裡的工作室,是《LOST》更理想製作模式的開始,亦預示著未來更多與外界接觸的可能——工作坊,分享會……它有新家了。 (繼續閱讀…)...
《LOST》:一個臥室出版人和他的非典型旅行攻略(上) 2018年06月24日 閱讀悅讀 《LOST》雜誌五歲了。它五歲的生日禮物,是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上海的一座老房子裡。這個要稍微動點腦筋才能找到的弄堂裡的工作室,是《LOST》更理想製作模式的開始,亦預示著未來更多與外界接觸的可能——工作坊,分享會……它有新家了。 (繼續閱讀…)...
近 500 張封面,記錄了屬於 70、80、90 後的滾燙青春(下) 2018年04月11日 平面設計, 閱讀悅讀 做人呢,最緊要是開心!」這是一句 TVB 最有「港式哲學」的台詞之一。 (繼續閱讀…)...
Magazine B 一本聰明的雜誌 2018年03月14日 主題蒐輯 Magazine B 真的是一本很聰明的雜誌。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它時的看法,至今未變。坐標在韓國,每期韓英兩個版本。 作為一個 10 個人不到的編輯團隊,扉頁赫然寫著不接受任何廣告植入的雜誌。它又是如何活成全球眾多創意人和設計師人手必備的讀物? (繼續閱讀…)...
《紐約客》93 週年紀念刊的封面,又出現了哪個大人物 2018年02月28日 圖文插畫 忠實讀者會覺得最新一期的《紐約客》封面眼熟。身著西裝的黑人女性,側著臉,微微抬起下巴,舉起一塊單片鏡觀察著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繼續閱讀…)...
這是一本沒有 URL 和紙本實體,屬於 Z 世代的雜誌 2018年02月13日 介面/網頁設計, 時尚設計 還記得你上一次買紙質雜誌是在什麼時候? 互聯網正時時刻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用微信買東西、用微博搜資源、用 Instagram 去追踪喜歡的博主。如果以買紙本雜誌的方式去關註一個媒體,在Z世代的年輕人眼裡,似乎顯得有點復古了(唯一一種可能是,你買它來作為自拍的道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