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 Gaga 在葛萊美變臉,全靠他的黑科技|專訪淺井宣通
淺井宣通(Nobumichi Asai),視覺設計工作室 WOW 創意總監、技術指導和媒體藝術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廣告、設計、藝術和編程。淺井宣通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是 Lady Gaga 在 2016 Grammy 上開場亮相的面部投影。他創造的「OMOTE」,「FACE-HACKING」技術,引領了投影技術在日本國內外的發展。他曾獲得日本媒體藝術節的評委特選和 VFX AWARD 2015 年大獎。
(繼...
「放視傑出新銳影展」奧斯卡規格頒獎,大葉大學獲最佳動畫影片獎、崑山科技大學獲最佳視覺特效獎
動畫片,就像清晨淨透的朝露,無語墜落,卻在平靜湖中掀起圈圈漣漪;動畫,是一種跨越國籍、性別與年齡的共同語言,呢喃輕語卻說透不同世代的同一頁。
(繼續閱讀…)...
金剛:骷髏島 – 幕後動畫與毛髮
整個電影特效歷史中,金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牠經歷過 1933 年的偶動畫期、1962 年的演員穿戲服期、和 2005 年的動態捕捉期,今年 2017 年牠又有新的演變。
(繼續閱讀…)...
2017 奧斯卡最佳特效 10 強名單
先來看看 Art of the Film 所剪接的一分鐘看十部最佳視覺特效入選影片吧!底下筆者將翻譯摘錄 Cartoon Brew 的部分內容,並試著從製作層面來聊聊這 10 部影片為何能入選本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十強,而為何又是前五部作品進入最終入圍名單。
(繼續閱讀…)...
《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 – 幕後製作
一開始並不是 Jon Favreau 去找迪士尼說要翻拍 The Jungle Book 的,而是迪士尼董事長 Alan Horn 剛好是看 The Jungle Book 小說長大,而導演 Jon Favreau 則是看 The Jungle Book 卡通 長大。兩人在聊天中發現這部卡通與小說是大家小時候的共同記憶才決定要翻拍的,他們也就特別小心地去保存這份記憶。
(繼續閱讀…)...
電影級視覺合成技術解密,厲害的讓人瞠目結舌
最喜歡看一些科幻和奇幻類題材電影的我們深知,在這些影片中離不開強大的視覺特效與圖形合成技術,這門手藝能夠將原本看上去毫不相干的東西真是的組合在一個和諧統一的場景中,甚至讓觀者能夠身臨其境,就好像你在看《愛麗絲夢遊仙境 2》或者最近的《圓夢巨人》的時候,裡面每一幀合成畫面都可以完全讓你沉浸在故事情節裡面一樣。 (繼續閱讀…)...
2015 奧斯卡最佳特效 10 強名單
繼 20 部動畫長片名單與 10 部動畫短片提名之後,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與動畫息息相關的獎項:最佳視覺效果。特效大片通常與電影預算多寡息息相關,因此去年奧斯卡 10 強有多達 6 部是續集作品,今年則只有三部,類型更為多元,而且續集當中有兩部是時間隔很久的重開機經典,沒意外的話《侏羅紀世界》、《星際大戰:原力覺醒》都將雄踞當年度的票房冠軍。 (繼續閱讀…)...
麥斯、獵人、大賣空,的聲音幕後
《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聲音幕後
本片音效總監 Mark Mangini 說:我們覺得這部片裡的「車輛」其實也是「角色」,我們會在「車輛」上加上「動物聲」,讓這些機械更像生物。 (繼續閱讀…)...
《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 漂流物特效 講解
《加州大地震》的後半段,大海嘯打進城市後,有許許多多的殘骸碎片漂在水面上,而且,隨著巨石強森夫婦開船尋找他們女兒的同時,這些漂流碎片會與水面、船身、及建築物之間產生許多互動。
如何讓這些漂流碎片自然的漂在水面上,以及要如何加快碎片碰撞模擬的速度,成了我當時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一) 如何讓這些漂流碎片自然的漂在水面上
首先,我結合了我們以 Thinking Particles (簡稱TP) 為基礎而開發...
2015金馬獎 -動畫長片與視覺特效
金馬獎有兩個獎項與動畫產業最有相關:最佳動畫長片與最佳視覺效果。這兩個獎項2015年很可惜的都沒有台灣的作品入圍,但是各有驚奇可述之處。 (繼續閱讀…)...
都是電腦特效的錯!?
最辛苦、做得最好的反而不會被注意,這大概是所有特效人都有的心酸與驕傲吧!
電腦特效,大家對當代電影一個既愛又恨的名詞。沒有電腦特效,就沒有每年暑季熱熱鬧鬧上天下海射來射去的強檔片,對電影前景憂心的人士則說觀眾胃口已經被電腦特效養大,沒有電腦特效就沒有票房,沒有票房就不再鼓勵原創、小品的精美電影。尤其是那些特效又粗製濫造爛的電影,根本在謀殺電影這項藝術….
對於這個說法,YouTube 上火紅、好笑又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