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來的歸宿在海上,荷蘭發展「漂浮城市」 2018年01月30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根據 BBC 報導,到 2030 年,世界上將有 60% 的人口會居住於都市,此舉將為現有都會區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許多城市也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約有 90% 的大城市位於海濱,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 (繼續閱讀…)...
隈研吾新作,漂浮在森林中的山間賓館 2017年11月12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近日,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了一座小型賓館,將其融入到了日本的森林景觀之中,試圖將建築對現有自然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建築位於日本長野縣輕井澤町淺間山的一處斜坡上,這一地區一直因當地充滿活力的鳥類棲息地而聞名。建築師為這座賓館選擇的建築形態也恰恰模仿了鳥類展翅翱翔的體態。 (繼續閱讀…)...
《時代雜誌》2016 年 25 個最佳發明,這些群募產品上榜了! 2016年12月09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產品設計 《時代雜誌》每年末皆會評選出當年度全球最「好」的 25 個發明——這邊「好」的定義,根據《時代雜誌》編輯群的說法,是能讓世界變得更好、更智慧,也更有趣! (繼續閱讀…)...
「漂浮宿舍」:丹麥用創意解決租屋需求,將海上貨櫃改造為學生宿舍! 2016年11月14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空間環境與建築 隨著房價與地價水漲船高,離鄉背井的學子們,在都市找房更加艱辛。近年來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求學的人數穩定成長,為了解決學生宿舍不夠的問題,當地的建築師想出嶄新的法子。 (繼續閱讀…)...
Taiwan IG Show vol.12|等,一個空白的畫面 2016年10月06日 Taiwan IG show, 攝影欣賞, 訪問對談 在相機還不普遍的年代,人們用文字記錄下眼前所看見的美。在人手一支高畫質照相手機的年代,人們用鏡頭記錄下日常的點點滴滴,與看世界的各種角度。 20 年前「攝影」還是少數人從事的活動,那個時候的攝影師應該沒想過,相機可以變得如此輕薄。拜科技所賜,現在大家能隨手拍下自己眼中的畫面,並且立即分享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Taiwan IG Show」是 MyDesy 的長期計畫,透過台灣朋友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照...
藝術家用生活展現創意,建造一座「漂浮家園」 2016年08月18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加拿大藝術家 Catherine King 與 Wayne Adams 用他們二十多年的生活來展現無比的創意!他們在溫哥華島附近「建造」了一座人工的漂浮小島,他們稱這座島為「Freedom Cove」,相當有遠離塵囂世外桃源的意味。 (繼續閱讀…)...
隔山打牛新境界,OvRcharge 讓手機也會漂浮了! 2016年08月12日 產品設計 充電這回事從有線變無線,從需要實體接觸到能隔空充電,不得不說.....科技的進展真是快到讓人覺得所有科幻電影裡的場景,遲早都會變成現實!
正式進入生活美學的領域,空氣磁浮盆栽 LYFE 2016年06月25日 產品設計 今年,Simon Morris 又捲土而來,以同樣的技術基礎來挑戰有機物質。Flyte 適用於無根植物,也就是「Air plant」,這類植物特別的地方是,它們的營養系統來自於葉子,透過葉片吸收空氣中的養分和水分,根的用途只在於固定住葉子,所以不用裝泥土,也不須太大的盆栽空間,因此整個空間都是它們的伸展舞台!
將攝影棚搬進廚房,拍出無重力感的漂浮系列 2016年05月31日 攝影欣賞 相信大家對漂浮攝影應該不陌生,先前的漂浮類照片大多以人物為主角進行拍攝,今天 MyDesy 要介紹的是廚房裡的「食物漂浮系列」。食材加上生動的手勢,就成了這組戲劇張力十足的「the kitchen」。 (繼續閱讀…)...
零重力漂浮床,將壓力拋到九霄雲外去! 2016年05月21日 產品設計 我們一天花了將近 3 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上,為了讓人們的身體在休息時能達到最佳的修復,以水療專業聞名的 Starpool 公司與專門研究腦科學的團隊 Neocogita 便共同合作研發出一款名為【Zerobody bed】零重力漂浮水療床,讓身體能夠感受零重力下,全身放鬆的自在舒適。 (繼續閱讀…)...
將霓虹燈裝置作品置於古典宮殿之中 2016年05月07日 藝術創作 來自意大利的藝術家 Lorenzo Vitturi在威尼斯的宮殿裡安裝了用霓虹燈做的一個框燈光裝置作品,這件作品在現場看,彷彿是直接浮在宮殿裝飾華麗房間裡的半空中一樣。藝術家透過裝置作品表達用現代科技置入在古典傳統建築之中,造成現代與古典的一個反差藝術呈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