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屋頂花園住宅 by Hayhurst and Co.
Hayhurst and Co. 通過金字塔式的特殊屋頂造型,讓天光順利進到二層的畫室。同時由於用地局促,乾脆將屋頂利用作為花園,於是這正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層層梯田式植物種植台階。
這個設計了不起|這幾本雜誌,不光在講植物的美
據說,第一本植物雜誌是創辦於 1787 年《柯蒂斯植物學雜誌》,由植物學家柯蒂斯發起,但其特色是植物插畫,手繪後的植物似乎給予了一種重新發現的眼光,在擴展人們知識面的同時培養對生活的興趣。 (繼續閱讀…)...
美感升級速成:多彩生活,從無色花器開始
這設定雖是天外飛來一筆,但若有 J 編去購物台當專家的一日,肯定狂推透明花器!或許前程堪慮,因透明花器取得簡易,花瓜、脆筍、豆腐乳罐都可取代,以致業績不佳;抑或過於偏執,連續一季都百搭出花招,因此將透明花器視作唯一強打,而有被解雇之虞。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透明花器依舊是小編的推薦首選。
看這些優雅的「皮革」配飾,你猜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美國藝術家 Phil Ross 和他的團隊研究製造出了新的皮革,不是以動物皮,而是由蘑菇的菌絲體,一種長在蘑菇根部的絲網狀物質所創造而出! (繼續閱讀…)...
屋內浪漫少一味?就地取材之我家也有歐風小花店
對於想以花朵妝點環境的朋友們而言,花卉、葉材的取得並非難事(J 編先前停車場的虎尾蘭、鄰居家的日日春等皆不是正規方式),可隨季節、場合及心情任意更換,但花器則不然。 (繼續閱讀…)...
上班族的心讓我來守護:辦公桌綠化多肉篇
「多肉達人」楊老師心生一計,列出了他送給「多肉普通人」同事們栽種,僥倖苟活下來的品種:十二之卷、虎之卷、臥牛、玉露、青雲之舞、寶草、拍拍蘆薈、不死鳥、蕾絲姑娘。普通人都種得活(有沒有禮貌啊?),相信我們也做得到!其中玉露以及十二卷簡直融化J編的心,真情推薦。
整座城市都是我的有機農場:這間農業新創推「室內耕作」,立志遍行全美國
發展另類農法(alternative farmimg)的公司如美國的 FarmedHere,看好室內農業的未來發展,認為其將能供應在地的糧食生產。 (繼續閱讀…)...
系統化微型觀測站,小小植物學家養成計畫啟動!
《植物觀測站》是一座全方位的親子植物實驗、觀測平台。結合種植空間、直立式試管架、以及親子共同搭建的微型溫室,提供生態觀測不一樣的可能性,打造專屬你的迷你生態空間。《植物觀測站》同時也是居家、工作空間不可缺少的擺設,100% 臺灣設計.臺灣製造,將重達 980 公克的歐洲山毛櫸實木精心雕琢,將多樣化的種植空間,收藏於筆電大小間!
(繼續閱讀…)...
「令人看了想起舞!」綠白時尚,從屋內開始
為了減少開冷氣的次數,消暑青草茶、輕薄衣物等頻頻出招,內服兼外用,連眼球也得淨化才行。綠白色系的花草可說是夏日視覺涼感的妙招,綠白配清新素雅,怎麼搭都美,選材就先贏在起跑點,不信一起來試試!
正式進入生活美學的領域,空氣磁浮盆栽 LYFE
今年,Simon Morris 又捲土而來,以同樣的技術基礎來挑戰有機物質。Flyte 適用於無根植物,也就是「Air plant」,這類植物特別的地方是,它們的營養系統來自於葉子,透過葉片吸收空氣中的養分和水分,根的用途只在於固定住葉子,所以不用裝泥土,也不須太大的盆栽空間,因此整個空間都是它們的伸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