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派教我們的事:如何學得更好! 2020年02月21日 溫柔牽引的力量, 自我提升 作者/ Anna Pa 天空陰陰的,風吹來會涼涼的,是那種很舒服的感覺,今天要去一直想去的 VK 純淨素工作室跟著很喜歡的食畫食說的 Irene 做和平甜點,要前往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搭捷運以及步行,然後是搭公車,再則是騎 ubike。 (繼續閱讀…)...
角色動畫師應該立馬開始做的 7 件事 2019年07月29日 影片/動畫/影評 這篇是我發現一些角色動畫新手在人體力學方面時常犯的錯誤清單。 嗯,這聽起有點像是那種現在很氾濫的那種你一定要怎樣的「清單式文章」。我從來沒有寫過這種文章,但我想你們應該還是需要一個煩人卻又讓人忍不住點進去的標題,跟明快簡單的列出幾條重點對吧?這我應該做得來。那麼接下來這就是我的「所有動畫師應該立馬開始(或停止)做的 7 件事」!(第 3 點對我來說特別不能忍受。) (繼續閱讀…)...
OK,把話筒給橫尾忠則/ 新書 2019年06月23日 設計學習, 閱讀悅讀 從前,都是別人向他提問,這次,橫尾忠則拿過話筒,向別人提問。這 9 個「別人」對他來說都是前輩,加起來總共 886 歲,最大的 98 歲,最小的 81 歲,平均 89 歲!——除了歲數,他們有更厲害的地方,請看書封面。 (繼續閱讀…)...
作品該如何展示呢? 2019年06月08日 設計學習, 閱讀悅讀 刊載作品的方式不只有原製作檔案的格式,也可運用照片、草稿、縮圖、構造圖與說明文字等,增加作品集的豐富度,也讓人更好掌握每個作品的特性。 (繼續閱讀…)...
各項作品裡你想要展現的重點是什麼呢? 2019年06月07日 設計學習, 閱讀悅讀 不只作品的好壞,作品集還能看出發想力、落實創意的能力、完成度、喜好、應用軟體的技能……種種關於你個人的技能與性格。 (繼續閱讀…)...
讓學習更好玩!從四感體驗式教材《碰見》世界的樣貌 2018年06月03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碰見》是一個視障者教材的改良計畫。團隊成員們因工作與盲校學生接觸交流時發現,既有教材多以點字為主,但有許多事物或概念,由於缺乏視覺的感知方式,透過文字學習的成效有限;甚至有排版不佳造成干擾學習的問題。 (繼續閱讀…)...
就像在 Google 裡上學!瑞典「無教室」學校,給孩子創意無限的學習空間 2017年06月29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在傳統教室中的標準配備:一排排課桌椅,對於培養創造力和團隊合作似乎不太有幫助。因此,近年許多專家皆提出重新設計教室的想法。 瑞典的教育機構「Vittra」更是領先趨勢,打造沒有教室的學校,讓學生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學習。Vittra 的學校分布在 26 個不同的地點,共有約 7900 名學生。 (繼續閱讀…)...
讓上學變成一種享受!日本設計師考量孩童使用需求,設計出比家還像家的教室 2017年02月05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空間環境與建築 Kentaro 與 Tamaki Nara 兩兄妹,在日本愛知縣岡崎市的小鎮中開辦三葉草國際學校(Clover International School),以自家作為經營場所專教孩子們中、英文。但當空間開始不足,房屋又難以擴建時,他們需要一些改變。 (繼續閱讀…)...
3D 列印玩具「bionicTOYS」能讓孩子發揮無限想像力 2017年01月31日 3D列印, 友善與創新設計 不久之前,Kickstarter 網站上出現了一款很有趣的集資商品,叫做「bionicTOYS」,這是一種 3D 列印的「彈性積木」,它是一款可兼容樂高和 Tinkerbots 的塑膠條形模組玩具,其本身具有柔韌性,可以組合成更多具有功能的小工具,比如夾子、掛鉤等等,而產品的宗旨於能夠在建築遊戲中學會仿生學。 (繼續閱讀…)...
有了這把智能小吉他,瞬間引領全場目光 2016年08月25日 產品設計 jamstik+ 世界上首款數字智能吉他,它的體積很小而且便於隨身攜帶,抽空就能拿出來練習一下,相當方便,另外 jamstik+ 這個硬件產品本身也相當於是一個沒有啟動裝置的傳感器,僅需要和智能終端連接就能夠獲得完美的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