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牽引的力量】隨時「在」當下,成為自己的導航 2019年11月26日 溫柔牽引的力量, 素質力 「為什麼你旅行回來,身上擁有一股豐沛的溫暖能量,這種事情通常只會發生在修行者身上,而你,為什麼能辦到?」工作夥伴在當我回到職場後,某天一起外出辦事時向我問起。 於是,一聊就開啟了另一段原本無法想像的領域。 (繼續閱讀…)...
【溫柔牽引的力量】身體,就是走一條認識自己的路 2019年10月30日 溫柔牽引的力量, 素質力 我是 Anna,擁有巴黎鐵塔的 A,曾經和多數人一樣,對未來甚至現在徬徨著,日日夜夜細數著想得到的夢想。 卻在實際跨過每個階段後,才發現,要支撐夢想前,必須先享受自己與身體的暢快。 一切都要從搬家之後開始說起,在新家附近走路不到五分鐘的距離,有一間全省連鎖的健身房,當時正在做聖誕促銷活動,於是在爸爸的鼓吹下,我報名了會員。 當時,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每週至少得去四次,其中分別為團體有氧課程兩次、重量...
隱秘身份,他溫柔地掐住了城市的脖子 2017年12月16日 攝影欣賞 攝影師 Nguan 到底是誰?Google、Bing、百度,無論怎麼搜索,出現的永遠只會他那籠罩在粉彩色光線下的照片。他的數十萬 Instagram 關注者早已對這種色彩熟記於心;無數版本的「Nguan色濾鏡」更新再更新,只為向某位神秘攝影師致敬。 (繼續閱讀…)...
【木頭傢俱也有溫柔宣言:為你帶來更輕盈、更自在的生活體驗】— 專訪壹一 YIH Wood Studio 2017年12月01日 產品設計, 訪問對談 想像一間房子,陽光會從窗戶灑進來,灑在淺色的、柔和的木頭桌椅上,被曬到的地方會變得暖洋洋的,角落可能會種一棵植物,也可能不種,但書櫃一定要很輕巧,不能太尖銳,我想擺幾本喜歡的雜誌和書籍。 (繼續閱讀…)...
對腳底溫柔,更對環境友善:美商讓地毯從掩埋場第二大量的垃圾,變為 100% 可回收的產品 2017年04月25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環境保育 近年來,許多新的發明為人們過去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永續環保的選項。例如:一間罐裝飲品廠採用「可食用」的包裝環,以保護海洋生物;而瑞典的連鎖超市 ICA 則將水果上的標籤貼紙,替換成無紙的「雷射標籤」(laser marks)。 (繼續閱讀…)...
台灣生產「麂皮絨」讓時尚裡外都美,Chez 設計包款獨特的溫柔 2017年03月24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時尚設計, 環境保育, 產品設計, 靈感品物 時尚與設計發展至今,講求的已經不只是概念、想法及呈現在眾人眼前的「物質」,現在大家更關心的還有「內涵」。什麼是時尚設計的內涵呢?就像一個人的內涵一樣,透過思想所展現出的每一個行動,從最親密的家人、生活環境,延伸到世界或地球的每個角落,是不是真誠的、良善的、美好的。 (繼續閱讀…)...
堅毅又溫柔的正向力量,全都濃縮在外牆上的摩斯密碼裡 2016年03月08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如果有機會收到美國退伍軍人醫院的邀請,請你為醫院停車場與相鄰的建築物做外牆設計,你會在上頭擺些什麼呢? (繼續閱讀…)...
Make Art Not War:願你我都被這世界溫柔地對待 2015年02月01日 攝影欣賞 攝影史上關於戰爭的照片「槍與玫瑰」讓人印象深刻——用文藝一點的話說,大概就是:柔軟改變世界。 雖然一隻玫瑰不能夠扭轉或者改變一場戰爭,但是它帶來的是生命的善意,看似微不足道的一朵花卻潛藏了能讓人心瞬間柔軟的力量。 法國藝術家 Mister Blick 根據這一思路,創作了一組 Make art not war 的照片。他對歷史上的黑白戰爭照片進行了修改,用色彩艷麗的鮮花代替冰冷的武器,士兵手中的槍支、大砲瞬間...
溫柔而自由 – Isabelle Chapuis 攝影 2014年11月04日 攝影欣賞 植物藝術家 Duy Anh Nhan Duc 與攝影師 Isabelle Chapuis 合作為 Raise 雜誌拍攝一系列名為《Dandelion》(蒲公英)的作品,將溫柔的蒲公英放在有個性少女身上,微妙的組合展現出全新的視覺效果。宛如有許多秘密想訴說般的心情,透過一張張充滿詩意的故事,傳遞出翱翔天空追尋生命的蒲公英,最終在少女身上找尋到最美的自由。 Isabelle Chapuis │ Duy Anh Nh...
Herriott Grace 充滿愛與溫柔的手做木製小器 2013年04月20日 生活美學, 產品設計, 藝術創作, 風格小店 Herriott Grace 是一間專門賣手工製作餐具的小店。故事的來由是因為有一對父女,他們是分別住在加拿大西岸的爸爸Lance,和在東岸的女兒Nikole,也各自在兩地擁有自己的工作室。 (繼續閱讀…)...
Tero Saarinen 獨舞《春之祭》,哀傷又溫柔的百年獻祭 2013年04月12日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前陣子 Kennedy Center 辦了一場北歐藝術節,北歐劇場、舞蹈、音樂和當代藝術在 DC 百花齊放。我去看了芬蘭編舞家和舞者 Tero Saarinen 自創自跳的名作 Hunt,衝擊不小。 (繼續閱讀…)...
導演:溫柔的騷動,用電影捕捉人生〈騷人〉 陳映蓉 2012年12月01日 台灣設計, 訪問對談 「電影是最本能解釋人生表達人生的方式,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由首部同志喜劇「十七歲的天空」在電影圈闖出名號,接著推出挑戰國人喜劇神經的「國士無雙」,睽違六年,她回來了,帶著滿腹的騷動要和你說個世界末日的故事。末日青春如金,不騷不狂不行。她,是陳映蓉導演。 關於陳映蓉 對陳映蓉導演的第一印象是「迷人」。導演的迷人是由骨子裡透出來的。她的迷人就在於即使只是手拎一瓶酒站在那裡,你都覺得好像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