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文具的情感始於學生時代。即便工作後難有長時間用回紙&筆的機會,仍然喜歡收藏各種精緻小物,找回讀書、寫字做筆記的單純樂趣。在社交網絡上也經常看到各種「本子控」、「鋼筆控」等。《好奇心日報》這個週末推出文具特輯,來幫你找回找回最初紙筆的感覺。
LIST-IT by HI MOJIMOJI
便利貼大概是文具商店最暢銷的品類之一。但這種小小的東西除了記錄下一些重要的信息、貼在書本或是書桌前,其隨時提醒的功能似是便弱了些。
日本創意文具廠商 HI MOJIMOJI 於是開發出一種可以戴在手上的細長便籤條 LIST-IT。你只需將需要提醒的事項寫在便籤條上,再將其彎曲輕輕扣在手腕上即可,抬手低頭間便可以注意到一些可能會忘記的瑣事。
除了 提醒功能外,它看上去還像是一條漂亮的腕帶,戴一條或是兩條都可以哦。
Stationary Collection by Nendo
這是日本設計工作室 Nendo 去年為自有品牌 by | n 推出的一系列小文具,包括筆、尺子、回形針、便利貼等等,嘗試從日本傳統文化中掘出一些現代新意,進一步地解決傳統文具在使用中的小問題,比如這支筆既能滿足普通書寫功能,另一端筆頭還能作為平板電腦的觸控筆使用;
尺,採用漸變設計,黑白漸變的刻度滿足了尺在深淺不一的紙張上都不會影響觀看的問題。
考慮到矩形便利貼四個角容易被扯掉的問題,Nendo 還將其變成了旗幟狀的便利貼。
迴紋針的設計則選用環保的特殊紙漿製成,方便上色外,又可以用來區分不同文件。
收納框用於分類儲存圖釘、回形針等小物件。
三維立體設計的橡皮筋是專為捆文件而設計。
上述文具僅在東京西武百貨的「Backyard by | n」設計商店販售。
Rubber Barber by Simply Erasing
如果不用鉛筆的話,你可能也已經很久沒有用橡皮擦了吧。但學生時代,你肯定買過不少橡皮,比如帶著各種香氣、花紋、形狀的。
設計師 Chen Lu Wei 曾為台灣品牌 Megawing 設計過一款名為「Rubber Barber」的橡皮。它原本就是塊方方正正的人臉橡皮,但隨著使用者不斷摩擦它,會逐漸地改變髮型,想要怎樣的髮型,全部都將取決於你使用它的次數和角度,也算是過了一把理髮師的癮。
Hand-Carved Owl Pen
設計「萌系」中性筆往往各有高招,比如這組筆在筆頭上立著手工製的三隻不同種類的貓頭鷹,有木頭粗糙和質樸感的,非常可愛。
白色的筆桿上塗著深淺的棕色線條,有白樺樹幹的感覺,下面還留出了削過鉛筆後的淺色木頭的樣子,都給人一種親切的手工感。
Biotope GA-FS by DRILL DESIGN
用梧桐葉做書籤似乎是學生時代才會做的事,這組小巧的便簽依然有著這份純真和閒適的氣質。來自日本設計組合 DRILL DESIGN ,包括一組翻頁的便簽、一盒色卡和三個小盒子。
盒子中分別裝有樹葉、鳥和魚的彩色小紙片,用鏤空的線條簡單勾勒出形狀,約橡皮擦的大小,相當小巧生動。即便不夾在書頁裡,也可以貼在牆上做牆壁裝飾。
Empty Bamboo by Yu Jian
用竹木材料做文具也是近日中國原創設計師的愛好,溫潤的手感給人親切的居家氣氛。這組竹製文具是一個完整的系列,有捲筆刀、訂書機、充電器、U 盤、夾子等物品。
有些文具是傳統設計中很少見的,設計師都盡量保持圓筒狀的竹子外形,再用金屬的配件做實際的功能,相當巧妙。細看時能看到竹子自然的豎條紋路,配合光滑的金屬,很有質感。
文章出處/ 好奇心日報
圖片來源/ 各品牌、設計師官網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