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到士林紙業加工間參觀展覽,除了精采的「世界新聞攝影展2010」,對面也正在進行建築繁殖場的展覽:祕境-失樂園(Paradise Lost in Time)。
「建築繁殖場」是一個很特別的團隊,由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任教的呂理煌老師,成立於1999年,帶領著建築研究所的師生們,進行具有遊戲性的空間布局的實驗,捨棄建築紙上作業、按圖施工,在實際的空間哩,以親身的體感,作為實踐建築想像力的依據,發揮與場域對話的各種可能。呂理煌老師將此比喻為「樂高玩具」,真是再貼切不過。
而2008年,建築繁殖場受邀參與「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義大利主展館的綠園區,則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不這僅是台灣首度受邀,在官方文件上也是以「台灣」的名義在國際曝光。
這次的展覽空間位於一個閒置的廠房,踏進六角形構造的入口,再依著蜿蜒的走道步入其中,彷彿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面爬滿原生厥類的磚牆是整個空間的主角,的確很有名稱「秘境」的探險意味。雖然只是暫時,牆面已斑駁、屋頂已破損的老廠房,在這一刻,好像擁有了新的生命,並帶給大家意外的驚喜。
除了木料,在2008年的「果凍迷宮」展覽,團隊開始使用這種台灣常見的白色塑料水桶為素材。這次除了展場內部,也在另一邊搭建起咖啡吧與廁所外牆。
入夜,點起了燈,白色的水桶像一個個小燈籠,散發著溫暖的橘光,與木頭相互輝映,特別吸引我,因此記錄下這些交織的光影魔法。
下面兩張是白天時使用agfa CT正負沖的效果。
[ Note:Olympus mju-II + agfa 100 / 五色鳥沖掃 。Nikon FE2 + agfa CT 100 (e2c) / 禾伸堂沖掃 ]
文章出處 Smallx2 playground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