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年,Google Creative Lab向Berg設計工作室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Google沒有局限在屏幕之後,結果會如何?」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整個工作室陷入思考中長達數月之久。最終,他們給出的答案是——計算機視覺,比如將3D投影融合的Kinect技術。而此款披露的「智能燈」就是Berg從皮克斯經典動畫短片《頑皮跳跳燈》那兒得到了啟發靈感。Google Creative Lab x Berg也於近日發布了各細節。
來源: 搜狐IT / Fastcodesign
通過以下的三個視頻的功能演示,「智能燈」的功能已經不僅限於在現實物體上疊加顯示信息那麼簡單。
1、真實物體上的互動界面——在便簽簿、包裝盒、圓珠筆等物體上投射出互動界面,讓用戶可以像使用Photoshop圖片處理工具一樣,對選定的區域進行塗色、提亮、添加花紋等操作。
2、「文字攝像頭(Text Camera)」應用——它能讓智能手機以文字「說」出它「看」到了什麼,例如它能說出「我看到有物體在運動。」以及提出「我是不是在室內環境?」之類的問題。它「看」到書名、人名等信息時還會問用戶「要不要搜索一下?」用戶點擊「是(Yes)」就能直接通過谷歌搜索引擎查詢相關資料。這一應用如果配上電子寵物狗之類的賣萌設備,會變得非常討人喜歡。
3、「笨」東西一秒鐘變「智能」設備——「智能燈」照在塑料塊、木板等沒有任何電子元件的「笨」東西上,產生視頻或音頻播放器、鐘錶、日曆等界面,一些具有特定形狀或繪有特定圖案的東西構成了觸發事件的開關,就像QR二維碼一樣。其中一個音樂播放器的設計是將「開關圖案」分成上下兩半,中間以一彈簧連接,用戶按下這個開關就能讓完整的圖案觸發上一首、下一首、暫停等操作。
文章出處:互動中國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