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農產品近年來也吹起一股設計風,農委會輔導各地農會與農民,將他們的產品經過設計包裝再行銷到各地,也是幫助台灣農業邁向精緻化。
上個月去了一趟在台大體育館舉辦的台灣農產品展售會,稻米、茶葉、蜂蜜、魚類製品或是鳳梨酥等等各式各樣的攤位琳琅滿目,每種產品的包裝都非常精美,一般人看上去會覺得這比從前印象中的農產品(土產)包裝進步很多,但它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迷思;就是大多數產品都過度包裝,無顏六色、爭奇鬥艷,彷彿每個包裝都在大聲嚷著:「我在這我在這啊!快來買我快來買我!」,就是這樣,導致不同種類產品最終都成為同一個樣子。
包裝上華麗的字體、繁複的刀模紙盒、紙張上亮光、燙金燙銀、打凸、簍空,你能想到的印刷技法都可以在這些農產品包裝上找得到,印象中有個鳳梨酥的包裝盒被設計成像是一套四本的精裝書,然後裝在一個更大的盒子裡,除了品名之外,已經無法光憑外表分辨裡頭賣的到底是茶葉還是風梨酥,”創意”與”設計”這樣的無處不在,我想大家都誤會了創意與設計的原意。
看看英國的料理節目《 原味主廚奧力佛》就能窺知一二,現在的趨勢是回歸到食物本身,不做花俏或是過多的調味與料理,人們希望吃到的是食物的原味,更希望吃的健康,世界各國時尚餐館的趨勢也是如此。
每個農產品背後其實都有它的故事與在地文化,只要點出特色並真實的呈現產品,也不用刻意為商品命一個”有創意”的名字,更不要讓過度的包裝強過了食物本身,印刷與製作方式也盡量簡單,因為過度包裝在消費者心理層面上會有一種;這個食品是不是有被加工過的疑慮。
下面是一家《Globus Organics》有機食品的包裝設計案例,手繪的圖案符合自然有機的訴求,每個食物只用現成的容器或是袋子裝起來,然後貼上設計過的標籤,產品內容物都能一眼被看見,給人一種安心與誠實的感覺,真是再簡單不過了,這樣的商品你會說它是沒有經過設計嗎?!
我們台灣有非常棒的農產品,水果與茶葉更是我們的驕傲,令人安慰的是政府機關也已經發現到設計對於行銷的重要性,這只是開始的一小步,期盼在不久的將來會更好。
文章出處 ADC Studio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