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為講師提供
故事,都要追溯至源頭處說起 ,,,
起、承、轉、合。
為什麼這次要來聊咖啡產區的尋豆之旅?
因為一杯好咖啡的故事,也要從源頭說起 ,,,
從農民「起」頭種植,由貿易商做進出口的「承」接,「轉」而到世界各地的店家,「合」成一杯咖啡。
為什麼親自到產區找豆子?這對於一杯好咖啡, 有什麼直接與間接的影響?
「食品」要好,從原物料,處理食材到調理,每個環節都是一個影響。同樣,一杯「好咖啡」,要好喝也是這三個元素:原物料、烘焙、沖煮。所以從原物料就開始掌握住品質,是產出好咖啡的關鍵環節。
Image from 123RF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也需要去莊園找咖啡。因為我們可能不是生豆商、也不是烘焙者、咖啡廳老闆,那要怎麼了解到這些呢?
上次,在 {Unilab咖啡講堂} 裡,講師Henry用一個下午茶時段,告訴大家一杯咖啡從「種子」到「飲品」是怎麼來的相關知識!(這裡可以看更多)其深入淺出的內容,讓很多開始想要進一步了解咖啡的人,收獲不少!
這一次,Henry就要來跟大家分享他在不同國家找尋咖啡生豆的旅程中,用什麼想法在找莊園?找產區時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樂趣?累積了哪些心得與收獲?而這些都和提供獨特、有品質的生豆有所關聯。 再次把實際經驗加上咖啡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
咖啡豆的買賣,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便是「誠信」。
Henry說,他喜歡跟農民們聊天。而農民們也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他們不曉得,原來有這麼多人對咖啡感興趣。這也是Henry之所以不斷親自到產區,和莊園主人、處理廠負責人洽談。在多次往來溝通,交易的過程中,建立彼此間的「互信感」。對生產者而言,只要他們願意持續提供好的咖啡生豆,就會有人願意購買。這對於生產者、供應商、買家、消費者都會是更良好的循環。
跟著有經驗的人,從尋豆之旅中,認識產區,學些咖啡知識 ;
不同產區的風味特色是什麼?水洗、日曬、蜜處理是什麼?
同時打開味蕾,初品單一品種咖啡那不加糖、不加奶的「純粹風味」。
你會發現,,,
原來,「咖啡豆」是從這些地方這樣來的!
原來,「咖啡」喝起來,有這麼多不一樣的味道!
講堂日期:12/4(五) 、12/11(五)
講堂時間: 14:30 ~ 16:00
講堂地點:靈感咖啡 (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84-6號 3F)
*場地不宜外食,請用餐過後前往
講堂費用:600元/人 (含場地、講師、四款不同國家與處理法的咖啡品嚐)
**以下MyDesy 讀者報名,活動當天即送濾掛式咖啡5包**

IMAGE ©UNI LAB COFFEE
UNI LAB COFFEE 【品牌理念】
以實驗室嚴謹態度的精神,嚴選各國的精品豆,在全程控溫與控制乾濕度的環境下運送、儲存,加上精準的烘焙,讓您品嚐每一種咖啡豆應有的特殊風味。更重要的,為了保護您的磨豆設備,每一次烘豆後都經過風送的嚴格篩選以剔除異物,確保咖啡豆的品質,這種執著有著對遠在千里外咖啡農的尊敬與感謝,淬鍊出一杯卓然出眾的咖啡,每啜飲一口都值得您的讚賞。
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