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然紙上的電子花車!《臺灣搖勒》搖出草根文化精神 2018年06月07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電子花車是台灣獨特的文化,過去在地方酬神謝天、婚喪喜慶的場合,總會有那麼一台絢麗的舞台車,搭載著大型音響與七彩霓虹燈,讓穿著清涼的女性表演者在上頭勁歌熱舞,彷彿場面愈是盛大熱鬧,所展現的誠意就愈大。但這樣的文化,往往也因為草根的表演形式,而被貼上「低俗」的標籤,近年更因為社會變遷而逐漸式微。 (繼續閱讀…)...
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王松富:設計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能力 2018年06月05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近來愈來愈常在台灣馬路街頭看到的 Gogoro 智慧雙輪電動車,持續嘗試以創新設計改變人們對於移動載具和能源使用方式的想像,未來發展令人矚目。而其幕後的重要推手之一 Gogoro 設計總監王松富,將作為產品設計類評審團的召集人,把自己多年的產品開發和設計經驗,以及大膽創新的精神,帶入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的評選。 (繼續閱讀…)...
讓學習更好玩!從四感體驗式教材《碰見》世界的樣貌 2018年06月03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碰見》是一個視障者教材的改良計畫。團隊成員們因工作與盲校學生接觸交流時發現,既有教材多以點字為主,但有許多事物或概念,由於缺乏視覺的感知方式,透過文字學習的成效有限;甚至有排版不佳造成干擾學習的問題。 (繼續閱讀…)...
得獎之後呢?|【專訪】2016 金點新秀年度最佳設計獎劉彥甫-用自己的雙手,讓作品成真 2018年05月14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這天,我們來到位於台北市區的一間新創智能醫療產品公司,拜訪一位在此任職的產品設計師。一踏進辦公空間,迎面就看到角落放置的一件亮橘色穿戴裝置,十分顯眼。這是劉彥甫在 2016 金點新秀設計獎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得獎作品「膝關節復健智能穿戴」。 (繼續閱讀…)...
朱志康:設計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有一點不一樣 2018年05月13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曾以「成都方所書店」的空間規劃,拿下金點設計獎、日本 Good Design Award、德國 iF 設計獎、德國 Iconic Awards 等 10 多個國際獎項的朱志康,在今年首度擔任金點新秀設計獎空間設計類召集人時,他首要考量到的一點,就是希望將參與國際設計獎項的經驗帶入評選過程,讓年輕的設計師們看到設計圈內的當前趨勢和現象。 (繼續閱讀…)...
得獎之後呢?【專訪】 2016 金點新秀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蔡昀哲—以十足的執行力,走自己的創業路 2018年05月11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今年年初,有款主打「輕便出行」、「全新的出門概念」的機能型肩背錢包「Urban Wallet」,在知名募資平台上發表後,即在一個月內快速達標,最後更吸引 1549 筆贊助下訂,以大大超出原訂目標的 1344% 達成率順利結案。 (繼續閱讀…)...
陳奕仁:好的內容要能傳遞正向的意念 2018年05月04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觀點思考, 設計學習 擅長結合電影美學與數位科技創造出驚人視覺作品的導演陳奕仁,曾獲得眾多國內外獎項的肯定。這一回在金點新秀設計獎,他有了角色上的轉變,這是陳奕仁首度擔任評審團召集人。 (繼續閱讀…)...
思考包裝的本質,黃家賢的聰明設計論 2018年04月18日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訪問對談 「包裝設計本來就有為產品服務的特性,不是一個任人自我發揮或搶鏡頭的項目。」包裝設計的目的,不外乎形塑辨識度、保護內容物、提供產品資訊甚或增加品牌價值,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包裝設計類召集人黃家賢則直言,過去他曾擔任許多獎賽評審,看過很多過度包裝的作品,有些是耗費成本的不合理、有些則是純粹追求視覺而忽略了實用性,他期盼這次能看到更多「聰明的設計」。 (繼續閱讀…)...
生命是一首樂章 讓自己譜下最後音符 《自選曲》 2017年05月20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積極治療?尊嚴善終?你曾想過會在什麼情況下,必須在生死之前,為自己、或者為最愛的家人做出醫療選擇嗎? (繼續閱讀…)...
綺麗珊瑚穿「袋」上身—褪色的生命 Faded Life 2017年05月16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褪色的生命」是一件以二手塑膠袋為材打造的首飾配件,包含戒指、胸針、手環。作品看起來五彩繽紛,但為何名為「褪色的生命」?塑膠袋方便好用卻難以自然消耗,是導致許多美麗物種消失的環境殺手 (尤其是海洋環境)。珊瑚是一頗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珊瑚礁生態系孕育的物種多元,同時也是海洋生態中的重要指標,只要環境一遭污染,海水氣溫上升,珊瑚就可能白化死亡。黃琪婷希望藉由飾品的佩戴,提醒人們濫用塑膠袋可能導致的生態浩劫。 ...
給大人的繪本:不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裡《Fatulous 菲特勒斯》 2017年05月11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從小到大,是否曾因為身型、性向或偏好,遭受到特殊眼光?在朱韋如與黃敬淳的作品裡,探討的是當今顯而易見的歧視:「瘦即是美」,讓身型較豐滿的人懷疑自己甚至厭惡自己。 (繼續閱讀…)...
「呷醋麵」到「呷甘心」《點麵》點出視障設計議題 2017年05月05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泡麵幾乎可稱為生活必備品,如此便利的速食品對大眾而言,可能只有口味選擇上的猶豫,然而對視障族群來說,使用過程隱藏的不便與危險,是一般人意想不到的。《點麵》團隊說,「視障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種身分。」用設計打破障礙的藩籬,讓視障族群也能輕鬆享用一碗熱騰騰的泡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