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Paul Gaultier 這次展覽的海報
我對 Jean Paul Gaultier 的第一個記憶,是年紀還小的時候,大我七歲的二姊,有一個造型極簡的黑色皮夾,皮夾邊緣有一個長條形的銀色鐵片,用歌德體打著 Jean Paul Gaultier。
那個時候年紀雖小,但心裡已經對這個帶有龐克搖滾的風格產生默默的崇拜。長大一點之後,Jean Paul Gaultier是瑪丹娜馬甲的造型,是東區小雅地下室...
Witte de With 當代藝術中心25週年紀念,邀請錄像藝術家 Wineke Gartz 用藝術中心的收藏與她個人的創作,做了一個大型的拼貼裝置。
這件可以從大街上,透過櫥窗看到的懸吊式的 作品,有種螢幕效果。這個螢幕效果不是來自投影機,而是藝術家用大圖輸出做出了一個超大超薄的燈箱,讓我們在參觀時有觀看螢幕的感覺,反映當代藝術的創作媒介。
暌違二年未造訪鹿特丹,Witte de With 街上生氣蓬勃,...
相較於中式圓桌合菜大家一起分食,歐洲人的飲食習慣是相當個人的,他們沒有在餐桌上一起分享餐點的習慣,這個在歐洲餐桌的擺設中一目了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一套的餐具。
而歐洲各國的餐桌禮儀與習慣都有所不同,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是法國的「餐桌藝術 Arts de la table」。在一個正式的傳統法國餐桌上,一個人從前菜到甜點、水杯到各式酒杯等,一共需要18件餐具(還不含吃海鮮專用的餐具)。此外,為了用餐人的舒適,餐盤與...
因為看不懂義大利文,所以拍了照回來用 google 翻譯,原來尼采曾經在都靈故居寫下「瞧!這個人」這本書
在無人的米蘭待了三天之後,我們往北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子到北義薩丁區的重要城市都靈。都靈這個城市在義大利旅遊觀光的知名度不如羅馬、翡冷翠、比薩、威尼斯、波隆那,但是都靈卻是義大利極重要的城市,因為這裡是義大利汽車、電影等工業重鎮,還是義大利出版、北義美食之都。然而以上這些都不是我們來此的目的,更不是為了都靈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