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做為世界設計之都的10個意義 (上) 2013年11月25日 台灣設計, 觀點思考 恭喜,台北,拿下2016世界設計之都。但其實曾經希望台北申辦世界設計之都的結果,來個最成功的失敗,因為這才能夠讓我們思考比得獎還重要的事。我們很喜歡參加設計比賽,幾乎是全世界最能得設計獎的城市,但這又能夠帶來什麼改變,擺脫不了的代工產業結構,以及階層不流動的社會結構。 (繼續閱讀…)...
每個人都可以是文創創投 2013年10月23日 觀點思考 幾個月前受台北市文化局邀請,在松菸談2020台北的文化願景,選了十個議題來分享,其中一個期許,就是希望群眾募資,如Kickstarter、flyingV與zeczec 等,能走向大眾普及化cross the chasm,這將替文創創投帶來破壞式創新,過去大資金看不上的,卻可以由群眾集資來實踐。在文創漸走向專業化與資本化的同時,還留給小文創開創大時代的機會。 (繼續閱讀…)...
社會創新,重新定義設計與社會的互動 2013年10月19日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觀點思考 今年台灣互動設計國際研討會 (IxDA Taiwan 2013 ),將以「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為題,探索用設計做改變的可能。讓設計不只是研究人與機器的介面,還有創新與社會間的互動。 (繼續閱讀…)...
下一個文化十年-文創社會企業時代的到來 2013年10月01日 觀點思考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2013年8月的夏天,台北街頭一邊上演著台北文創新地標的開幕,誠品松菸集結台灣重要的文創品牌,以跨界實演聚焦台灣之光為主題,24小時不打烊的方式的登場連演三天。 (繼續閱讀…)...
社會設計-在生活裡臥底的設計 2013年09月25日 台灣設計,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閱讀悅讀 (是一段內心裡想與設計師分享的觀點,也是為2013台灣設計師週專書寫的導論。credit : 木馬文化 ) 回首設計發展的歷史,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樣熱血,會如此殷切地期盼設計能夠走入生活,走入社會,如同台北推動的「社會設計」以及台灣設計師週以生活為命題的年度主題「AROUND」。設計與社會改變的關係,過去比較像是缺席的absent,而不是around,回顧這時空的流轉歷程,可藉...
年度評論-小文創的大時代 2013年03月13日 台灣設計, 觀點思考 2012 Shopping Design Best 100台灣設計專刊 「小文創的大時代」,是給2012年的評論,也是給2013年的展望。 繼世界設計大會在台舉辦後,2012年的設計與文創趨勢,呈現一個由大轉小、由華麗反璞歸真的浪潮。今年的時代趨勢可以用一段話三個議題來總結:迎向一個「小文創時代」的到來,回歸日常生活裡的「設計思考」,朝向用設計改變社會問題的「社會設計」。 小文創時代 在台...
[Design X Society] 推動社會設計,邁入設計社會 2013年03月06日 台灣設計, 觀點思考, 訪問對談 《Shopping Design》第50期(2013年1月刊),專訪我與洪震宇一起談「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我特別想談一個概念,就是「推動社會設計,邁入設計社會 」,也就是一個社會是否邁向一個成熟的設計社會,決定於社會是否能夠用設計帶來社會改變。 (繼續閱讀…)...
回到產品設計最原初的純粹《好設計!打動人心征服世界》一書推薦序 2013年01月01日 觀點思考, 閱讀悅讀 《好設計!打動人心征服世界-全方位了解產回設計的第一本書》,作者為Paul Rodgers 與 Alex Milton教授,繆思出版 本書宛如設計史書般,以工業革命以降的經典設計開場,卻能夠跳出評論,務實地完整羅列產品設計的方法與流程。相較於設計方法論書籍的沉悶,這本書卻能引人入勝,用大量經典圖片讓人眼見為憑,目賭了上百年來好設計的時代流轉。而要談好設計,產品必須是好的設計,才有說服...
台北需要一場設計運動 2012年12月30日 台灣設計, 焦點專題, 觀點思考 要成為世界設計之都,台北需要一位設計長 ( Chief Design Officer ), 除了設計這城市的風格外,更重要的是改變這城市看待設計的態度。 (繼續閱讀…)...
沒有文創的文創 2012年10月30日 台灣設計, 觀點思考 日前與幾位在藝術大學與管理學院任教的前輩們聊到「文創」(文化創意產業)的議題,大家不約而同地討論到美國商學院的「文創」 觀,即「沒有文創的文創」立場,這個國家,不以「文創」之名,但卻是最能夠徹底貫徹「文創」概念於經營管理當中。 (繼續閱讀…)...
《能力雜誌》美學CEO 做為產業轉型生力軍 2012年10月27日 台灣設計, 觀點思考, 設計學習 最近台灣薪資「沈鬱的十年」,讓我想到到上個月接受《能力》雜誌訪問談台灣產業的轉型,其實,台灣需要的其實是一場產業界的文藝復興。很喜歡這篇訪談,想與大家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