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下流行文化成了「考古」的對象?! 2020年01月23日 藝術創作 捷克藝術家 Filip Hodas 在他原創的作品中與世界分享了一個奇妙的未來……並且非常有可能發生:他以一種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時下流行文化的指標(卡通人物、視頻遊戲或流行的產品)。 (繼續閱讀…)...
這款摩托車顯示日本文化如何影響汽車設計 2019年05月11日 工藝設計, 產品設計 Artem 和 Vladimir 相信日本的設計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們的文化和歷史的極大影響,從極簡主義、摺紙、武士精神等傳統中汲取靈感。但歐洲的重要影響導致日本的大型汽車工業遵循原本不屬於日本人的文化。計畫設計一台展示了日本的文化、精神和美學的摩托車,Artem 和 Vladimir 設計出了一台「大日本摩托車」。 (繼續閱讀…)...
2019臺灣文博會「文化動動動」 4月24日盛大登場 2019年04月23日 台灣設計, 藝術創作 2019 臺灣文博會已邁入第九年,即將在 4 月 24 日盛大登場!今年主題為「Culture On the Move—文化動動動」,強調文化的動態與多樣性,從中看見傳統與創新的對接碰撞。今年臺灣文博會突破以往,沿著臺北舊鐵道線,串聯華山 1914 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等地,規模擴大為5大展區,另加入位於舊鐵道廊帶起點之「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及「臺北流...
躍然紙上的電子花車!《臺灣搖勒》搖出草根文化精神 2018年06月07日 學生設計之畢業展 電子花車是台灣獨特的文化,過去在地方酬神謝天、婚喪喜慶的場合,總會有那麼一台絢麗的舞台車,搭載著大型音響與七彩霓虹燈,讓穿著清涼的女性表演者在上頭勁歌熱舞,彷彿場面愈是盛大熱鬧,所展現的誠意就愈大。但這樣的文化,往往也因為草根的表演形式,而被貼上「低俗」的標籤,近年更因為社會變遷而逐漸式微。 (繼續閱讀…)...
不平凡的蛋形茶室,重塑靈性的禪文化 2018年05月30日 空間環境與建築 「茶是中國禪修文化很重要的一個象徵,所以一間茶室也不只是一個讓人們享受泡茶的地方,它還有著深層的含意。」 這段話來自創意工作室 Minax Architects。建在房間的牆上並朝向中心,這些木棍在長方形的房間中創造出了一個「蛋形空間」。 這個項目的目的是透過中國茶的儀式,幫助參觀者重塑靈性。 (繼續閱讀…)...
黃楊木手工茶具設計,品一口中華文化的古典之美 2018年01月30日 產品設計 黃楊木茶具由大好設計河山設計籌劃,蘇州上瀛古琴坊主父子,採用上等黃楊木料手工製作,陳木匠從事木家具製作六十餘年,王世襄讚譽其工藝精湛,為其提字「藝承蒯蔡」! (繼續閱讀…)...
MBQ 把當代設計融入傳統文化,讓羅姆人成為有尊嚴的「手作職人」、不再四處流浪 2017年11月08日 友善與創新設計 在歐洲旅行偶有被偷拐搶騙的經驗,也常聽到人提醒:要留意羅姆人(俗稱吉卜賽人)!但這群在各國流浪的國際移民,除了需面對艱困的生計問題,還總是背負著社會的歧視與負面標籤。MBQ 透過品牌行銷,讓歷經風霜的羅姆人也能有尊嚴地自給自足、安身立命。 (繼續閱讀…)...
別讓我們的文化被怪手拆除!復興台灣老花磚集資計劃 2017年09月28日 群眾募資 玩過《全能古蹟燒毀王》這個遊戲嗎?資訊設計團隊「圖文不符」整理台灣各地歷史建物資訊,並以有趣的社群遊戲呈現;眾人驚覺,台灣曾有這麼多具有藝術與歷史價值的老屋古厝。 (繼續閱讀…)...
2017金點概念設計獎複審名單公布,台灣智慧電子、文化元素清新亮眼 2017年07月20日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充滿想像、令人驚艷的設計獎「金點概念設計獎」公布入圍複審名單,競爭相當激烈。以往金點概念設計獎收到許多學生或新銳設計師的作品,今年則吸引不少知名大廠、國際級設計師報名參加。 (繼續閱讀…)...
華人能否取得文化解釋權,現在是關鍵—陳奕仁 2017年06月27日 觀點思考, 設計學習 近年來作品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大牌歌手如蔡依林、周杰倫、五月天、王菲、蘇打綠都點名要跟他合作的陳奕仁,堪稱是當今華人音樂圈最炙手可熱的 MV 導演,然而他最在意的不是 MV 點擊率、不是公司進帳的數字、更不是他又得了什麼獎,而是,他的作品能否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能否改變或啟發現在的年輕人,更重要的是,華人能否取得文化解釋權。 (繼續閱讀…)...
用設計保存台灣即將消失的文化記憶—李麗惠 & 陳莉莉 2017年06月25日 活動/展覽/國際獎項, 產品設計 台灣擁有相當珍貴的在地文化資產,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型態的轉變,這些資產正一點一滴地消逝當中。二喜設計的兩位創辦人李麗惠和陳莉莉有感於此,透過設計和手作,巧妙地將文化符號轉化成一件件美麗的餐桌瓷器,不但間接地保存了珍貴的文化記憶,也提醒了我們:勿忘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