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第二屆北京國際設計周同去年首屆相比有了巨大進步。草場地藝術區成為了設計週的新展出場地。本土設計師們在這片紅磚建築風格的工作室中特別為設計週創作了作品。同樣,大柵欄新街景也為設計週拓展了場地,展示坎帕納兄弟(Campana Brothers)設計的樹亭和跨界設計工作室Jellymon的臨時咖啡店。店內提供美味的街頭小食。此外,建築設計公司Micro Macro還首度展出了演繹中國傳統陳設風格的當代設計系列。Henny van Nistelrooy創作的幾何圖案設計則沒有運用任何剪裁、沒浪費任何面料。從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的舊廠房到蜿蜒的胡同,多樣化的城市建築為這眾多的設計提供了最好的展示氛圍。 撰稿人:Pei-Ru Keh 圖:Micro Macro設計的CONtradition系列—抽象的燈籠
Micro Macro 設計的四個屏風之一
Henny van Nistelrooy 工作室運用Bute 品牌的解構織物設計的坐臥兩用長椅
Henny van Nistelrooy工作室Shelter系列中的一個屏風。這個折疊屏風的每扇都獨具特色,且其框架都在當地製作
在舊水箱裡進行的意大利設計展
Aida 工作室創作的Milky Wave 銀河波裝置作品, 原料取自從胡同里蒐集來的舊酸奶瓶
清庭北京設計中心的石大宇為前門M 餐廳設計的竹製餐桌和椅子
Jellymon 在大柵欄臨時咖啡店「一勺子糖」裡的調味料展示
當代風格XO 醬
這是坎帕納兄弟(Campana Brothers)在大柵欄街區運用有機橡膠設計的Brachina 樹亭
這是倫敦設計工作室Praline 和Wallpaper* 的合作攝影師John Short 共同設計的短片和裝置—「色彩空間」,運用不同顏料來體現不同的聲音頻率
設計室BET 和Zara Arshad 共同推出的群體展「How To…」,是特別讓設計師們在看完一段土豆網上的演示視頻後進行的創作
肖天宇(音譯)設計的這套明朝風格桌椅,靈感源於一段關於如何手工製作釣魚誘餌的視頻
來自「Lost and Found 失物招領」的中國簡約派別緻家具
「Unmade in China」展出了12個被遺棄的建築項目,反面詮釋了中國的建設熱潮。NADAAA設計的通縣藝術中心建成後就從未使用過
MVRDV 的柳州龍潭公園住宅項目模型
家具設計師孫濤(音譯)工作室裡的椅子
薩日娜以當代風格演繹的傳統家具
張婕設計的一系列由牛仔麵料包裹的傳統椅子作品
坐落在草場地的草料廠餐廳
草料廠餐廳展出的各式古老物件
佈景設計師郭葉麗(音譯)的翻新椅子系列,通過彩繩編織創造出了木紋效果
Dotdotdot 展出的象棋盤蹺蹺板—向公共空間裡的集體遊戲致敬
留下你的看法: